都更不易、建地難求,鳥籠建案應運而生,臺北市小基地建案,每10案就有4案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
都更不易、建地難求,鳥籠建案應運而生,臺北市小基地建案,每10案就有4案
新聞摘要
  • 都更不易、建地難求,鳥籠建案應運而生,臺北市小基地建案,每10案就有4案
【MyGoNews蕭又安?方暮晨/綜合報導】臺北市的房價飆漲,預售新成屋的成交價逼進90萬元一坪,建案開出百萬元一坪的新屋建案比比皆是,臺北市更在「文林苑」都更案踢到大鐵板下,將都更的門檻再拉高,變得難度更高,於是建商皆視都更為不可能的任務,建商除了望地興嘆外,也只能勉強購買坪數(shù)小、甚至超小的可建地來蓋房子,於是「鳥籠建案」就應運而生了。
 
根據(jù)《好房網》不動產市場週報統(tǒng)計,目前臺北市銷售中的預售屋及新成屋建案計有178件,其中有74個建案的基地面積不到200坪,等於是每十個建案就有四個屬於小型基地。而基地小於100坪的「鳥籠」級建案,竟有25個案子基地面積不到百坪,佔了目前北市個案的14%,等於每10個建案就有1.4個建案是屬於「鳥籠」建案。
 
 
觀察臺北市建築基地面積不及百坪的建案,中山區(qū)有五個佔最大比例,大安區(qū)有四個,中正區(qū)、北投區(qū)也各有三個個案,另外信義區(qū)、士林區(qū)、大同區(qū)及萬華區(qū)各有二個,南港區(qū)及文山區(qū)則各有一個。
 
北市鳥籠建案出現(xiàn)最多的區(qū)域,為中山、大安與中正區(qū),這些區(qū)域都是臺北市的市中心地段,每坪單價動輒百萬元以上,在都更根本走不動也無進展下,鳥籠級建案順勢規(guī)劃為套房或1加1房的小坪數(shù)產品,並以「低總價」的訴求來吸引消費者。
 
臺北市目前最小的「鳥籠建案」,為大安區(qū)的「御境言」與中正區(qū)的「來遛月」,基地面積都只有32~33坪,面寬甚至只有一輛汽車的寬度。如此迷你小基地打造出來的居家環(huán)境與居住空間,直比香港的「膠囊住宅」。
 
市況也顯示,信義區(qū)的個案「信義一品」,48坪的基地規(guī)劃了9戶住家,規(guī)劃坪數(shù)8到36坪,每坪開價138萬元,等於買一間8坪的套房要價超過1,100萬元。在比價效應下,大安區(qū)市民大道、延吉街的某新成屋套房案,坪數(shù)12坪的套房,開價180萬一坪,等於買一戶套房要價超過2,000萬元,讓全民見識到北市房價高不可攀的現(xiàn)況,真的是購屋痛苦指數(shù)痛到最高點。
 
建案基地面積愈推愈小的窘態(tài),透露出臺北市土地一地難求的市況,於是房屋市場有愈來愈多鳥籠級的各式建案推出。位於大安區(qū)巷弄內的某豪宅建案,開出220萬一坪的高價面市,基地只有178坪,規(guī)劃為單層單戶108坪的豪宅,一戶加車位的總價開價2億元起跳,然基地小卻規(guī)劃為豪宅,加上車位為機械車位,成了市場上所稱的「假豪宅」建案。
 
好房網雜誌社長倪子仁表示,北市都市更新整合大不易,在房市景氣明顯回檔下,訴求低總價的套房建案順勢竄起,而且房價愈開愈高,甚至早已跳脫實價登錄的市場成交價。小坪數(shù)建案公設比大多超過40%,以15坪的套房為例,扣掉陽臺等公設後,室內面積可能連8坪都不到,購屋者在購買此類產品時應注意高公設比的現(xiàn)象,才不會在交屋時猛得發(fā)現(xiàn)超高的公設虛坪,與您原先想的房間大小落差很大,而衍生出許多的購屋糾紛。
 
除了鳥籠建案公設比需注意外,投資興建鳥籠建案者大多為小型建商,購買時須留意開發(fā)商本身財務狀況,且鳥籠建案公共設施的機能明顯較弱,這也是民眾欲購買這類產品時,必須特別考量之處。